兩週前接到一通電話,對方表示即將舉辦一場兒童節活動,想邀請我們書店去擺攤,我很開心,因為壯壯老闆曾經參加過這個團體邀請優秀老師帶領的故事、手作活動,出於同為閱讀愛好者的熱情,我一口答應,而且興奮地說要帶書店長期經營的性平繪本去擺攤,但對方聽完後開始支支吾吾,特別‘’有禮貌地‘’問我說的“性別平權”是指什麼?
我突然懂得對方是哪種團體,正在顧慮什麼,立馬改用一般教育現場能理解的語言,說是符合聯合國SDGs第五項性別平權目標的相關性別書籍,對方本來還想要跟我分享自己對性別的看法,但話說一半就改口說要帶回團體和其他人討論一下再跟我聯絡。 然後,就沒有聯絡了。然後,我就在一些媽媽群組、親子社團看到該團體的兒童節活動宣傳了。 今天收到《我是卡蜜兒》這本以跨性別兒童為主角的繪本,加上難得找到一本能讓大家稍微認識壯壯老闆特質的繪本《屬於他們的世界》,所以在連假前夕,規劃以《背離親緣: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、他們的父母,以及他們尋找身分認同的故事》套書為主軸的〔背離親緣-孩好書屋四月選書特展〕,希望能讓大家通過閱讀,認識不同孩子的生存樣貌,以及那些來不及出生,或即使出生也來不及長大的孩子,和那些努力活下來、長大成人的,甚至已成為孩子照顧者的,人。
0 評論
誰說「細菌——髒髒」呢?
這群被「視而不見」的小小生物,卻大多是人類的「好朋友」! 少了細菌,地球只會更髒、更臭! 人愛吃的巧克力和起司,得靠細菌隱身幕後製作? 蚜蟲、蜜蜂和珊瑚……的健康,也靠細菌守護? 細菌世界還有超厲害的細菌語言學家、能變出金子的細菌煉金術師、讓水結冰的細菌「冰雪女王」呢! 快來認識這群總是默默工作,可愛又迷人的不凡微小生命! 時間:9/15(六)15:00-17:00 講師:陳俊堯(作家、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) 地點:孩好書屋 地址:花蓮市民權路37-1號(多羅滿賞鯨公司旁邊巷內) 電話:0910951113 費用:150元。附茶水。 報名:https://goo.gl/forms/wPOag4JThfMP9HZh2
時間:9/23(日)15:00-17:00
講師:顧瑜君(作家、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) 地點:孩好書屋 地址:花蓮市民權路37-1號(多羅滿賞鯨公司旁邊巷內) 電話:0910951113 費用:150元。附茶水。 報名:https://goo.gl/forms/8FOs6DuL8Xj5sXHy1 十年前的五味屋是一間長滿雜草、長年漏水、樑柱被白蟻蛀掉、窗戶關著打不開、開了又關不上的老屋,在「零資金」的狀況下,想實現經營一間二手商店的夢想,所有的事都得自己來。大學教授顧瑜君與志工們陪伴著這群鄉村孩子,一起動動腦、找資源,動手將「廢墟」整理成「商店」,思考別人眼中的「無用之物」,可以「如何有用」? 五味屋不是一間塞滿二手物品的鋪子,而是「充滿關係」的所在。大人陪伴孩子在日常實踐中,唱起一首接著一首的生活練習曲,透過各種學習形式與機會,讓他有機會看見世界;孩子從開箱與整理二手物品的歷程中,體會人生酸、甜、苦、辣、鹹五種滋味,培養起「我可以」的問題解決能力。 五味屋串聯起學校資源、社區與家庭系統,共同編織起一張生態協力網,不僅接住在學校系統中「掉出來」的孩子,更讓他們在「生產」、「生態」與「生活」的真實練習中成長、學習,更加親近自己生活的土地,找到人生的意義。 孩子的改變漸漸發酵!許多從教室中逃走的孩子願意在此停留腳步,從網咖的流連者,成為五味屋才藝課程的助教;從抗拒學習到成績進步;從沒信心到落落大方的與客人談話;從不愛閱讀到讀詩集、寫詩;從需要服用過動藥物,到可以穩定學習;從對生活沒有盼望,到勇敢夢想未來。 他們並不因為地處偏鄉、缺乏資源,而陷入愁雲慘霧、自艾自憐,嘗試從缺乏的當口看見光亮,從生活中,找到幫助自己的方法。他們要穿透單一價值所遮蔽的美好,努力將他人眼中鄉村的「不足」轉為「不同」,試圖創造機會,從差異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特,尋找屬於鄉村的學習探索與生存方式!
家中有4-8歲的孩子嗎?
想讓孩子接觸繪畫但又不知道如何引發孩子興趣? 又怕帶去繪畫班上課會少了跟孩子一起創作的樂趣? 或許妳/你可以來跟創立白水泉兒童繪畫工作室 引導兒童繪畫多年的沈麗玉老師先學個幾招 回家試試自己帶孩子玩創作吧~ 時間:8/12(日)下午3-4點 地點:孩好書屋(花蓮市民權路37-1號,多羅滿賞鯨公司旁邊巷內) 對象:6組家中有4-8歲孩子的家庭 費用:一組家庭200元(含材料費) 報名:https://goo.gl/forms/WgWBPzAI8BVaFOKY2
時間:8/5(日)15:00-17:00
講師:張健芳(作家) 地點:孩好書屋 地址:花蓮市民權路37-1號(多羅滿賞鯨公司旁邊巷內) 電話:0910951113 費用:150元。附茶水。 報名:https://goo.gl/forms/MQXp7YJYZzhi0vj43 *作家簡介: 張健芳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,患有重度背包客症候群,嗜旅行,熱愛食物背後的人情趣味,朝著作家之路邁進,立志當個「職業說書人」,帶著讀者在餐桌上環遊世界,著作有《一個旅人,16張餐桌》(圓神出版)、《在異國餐桌上旅行》(商周出版)。 個人部落格:worldontable.blogspot.tw/ FB粉絲專頁:張健芳 食物旅行家 *新書簡介: 繼《一個旅人,16張餐桌》、《在異國餐桌上旅行》後, 食物旅行家張健芳, 再度踏上旅途,以食會友 窺探異國人家的日常,從餐桌走入靈魂深處的信仰。 飲食文化承載人類共同的情感,從這個點下筆,總是最能引起共鳴,然後一點又一點,一步一又步,我接近故事的核心,捕捉了永恆的神思…… 這一次,張健芳再度坐上異國餐桌,透過透過「打牙祭」這樣的「社會行動」,追探人類文化的根源,共感各民族跨時空、跨地域的記憶。 在西班牙格拉那達,欣賞吉普賽人酣暢淋漓的佛朗明歌舞,感受傾洩而出的生命力。 口中吃著印尼家常馬鈴薯,臆測大航海殖民時期人民生活的種種;在土耳其,觀察當地人如何淨身洗手、開齋時怎麼吃椰棗,彷彿看見了先知默罕默德身體力行的教誨;伊比利火腿,那脂肪和肌肉交織的美麗紋路,好似上帝透過這美麗的造物,向人類說話…… 生活的深度與況味,藏在日常茶飯事裡,透過飲食這平凡無奇的活動,彷彿看見了人類共同膜拜的神祇與信仰,在看似各異、千變萬化的風俗民情下,巍巍展開,娓娓道來…… |